10月27日上午8点半,第十届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及外语大赛“3D智能旅游咨询员”命题决赛答辩会在山东财经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隆重举行。参加本次答辩会的专家评审为山东省教育厅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孙利军老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的魏本征老师、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王栋老师、还有去年大赛的特等奖团队的2位成员(现在NEC济南分公司工作)的栾继阳老师和吴彦林老师,“3D智能旅游咨询员”命题指导老师何军和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胡雪梅。此外,还有来自全省十几所高校的13个参赛团队出席本次决赛。
这次答辩会是在作品初评、小组互评、评审专家评议三个阶段基础上举行的,答辩会首先由“3D智能旅游咨询员”命题指导老师何军讲话,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出席本次答辩会的各位专家评审,然后表达了对参加答辩会的各位同学的美好期望,最后预祝本次评审大会圆满成功,预祝选手取得好成绩。紧接着,答辩会正式开始,参加答辩的13支队伍进行了紧张有序的答辩。每支参赛队伍的答辩过程要经历作品展示、回答评审专家提问两个环节,时间为20分钟。每位到场的同学都可以现场观摩整个答辩过程,这也给本次答辩的公平公正提供了保证。答辩中,山东财经大学的最极光团队队长吕帅,以简洁的表达和流畅的演示,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团队作品,作品也以其绚丽的flash界面,精准的语音识别和舒适的用户体验获得了专家评审的一致好评,成为本次答辩会的一大亮点。济南大学的团队作品也因为其完善的功能和实现了中英双语功能而获得了与会专家和同学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经过一上午紧张的评审,与会专家对参赛各组选手的作品从基本功能、展示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审。答辩评分结果将结合前三个阶段的评分情况综合评定奖次,最后送交大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进行终评。
齐鲁软件大赛之“3D智能旅游咨询员”题目具有相当的难度,它不仅涉及软件编程领域,还涉及三维建模、语音识别和中英文检索等多个领域。较去年的参赛作品而言,今年的作品出现了不少的亮点,从中我们看到了每个参赛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心血,作品的整体质量也较去年有了显著提高。大赛的整个过程都体现出我省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卓越的创新思维,以及将好的设想转化为好的作品的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齐鲁软件大赛也年复一年的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大赛过程中各参赛队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成为本次齐鲁软件大赛的一大亮点,很好的契合了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精神及实际动手能力”和“促进各高校学生之间及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