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要组织大赛这种活动?
答:第一: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掘自身潜能的平台,通过参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精神及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参赛可以展现自身的才干。使学生找到自信。山东轻工业学院江鹏同学参赛之后说;“从这次经历中得到的收获却是终生受益的。这里我想说的是:每个人内心都藏着沉睡的巨人,他的名字叫“潜能”。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所幸,在那次比赛中,我发现了自我,发现我能行。当时的经历,现在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他这种感觉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第二:促进各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参赛队来自全省,各校条件不同,放在一个平台上竞争、从中显示出差距,这会激发出一种力量,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及交流。山大齐鲁软件学院学生钊清同学说:“我们学理的同学,喜欢自己闷头钻研问题,交流不够,所以交流是我们的一个瓶颈。而“交流”恰恰是竞赛的灵魂,我们每到一个学校,都能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欢迎,都能感受到同学们智慧的火花和创造的激情。大家渴望交流,渴望互相学习,所以我们就交流地更加有激情有动力。那么如何使报告会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就成了我们的又一个挑战。火车上,宾馆里,去报告厅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的交流提高,如何鼓动大家都有信心参加竞赛。每个人都在精心地组织着自己的报告内容和交流内容。要知道这也是个施展创意的绝好的机会啊。“
第三:促进学校及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大赛中在命题、培训、辅导、评审、等等环节请企业人士参加,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培训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从以往情况来看,参赛学生受到企业的欢迎,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赛活动中组织学生到齐鲁软件园参观与企业家对话,请企业给参赛队冠名,促成学校与企业建立人才对接的渠道,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为学生毕业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齐鲁软件园徐群主任说:“企业就是想通过大赛为公司选拔合适的人才为己所用,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同时通过大赛促进高校的教育更能贴近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使高校培养出企业欢迎的合格员工。让企业从中受益。”
2. 企业为什么要赞助大赛?
答: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大小取决于是否拥有人才,现在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是领军式的高级人才。但是,这还不够,还需要组成一个人才梯队,这支梯队里应该有一些充满活力、执着、有追求、有激情、有潜质的年轻人。我们组织大赛,就是为企业培养和挑选这样的年轻人。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通过完成大赛课题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经受了实际锻炼和考验,从中得到了展现自己才干和能力的机会,这给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窗口,通过这窗口企业可以比较好的了解和发现所需要的人才,这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才成本”。赞助大赛的既参与了一项公益事业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又可以降低企业人才成本,企业自然愿意支持大赛。当然大赛开始阶段做到这点还有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大赛的举办中不断积累经验,这种作用会逐步突现出来。
3. 参加大赛对将来就业找工作有什么好处?
答: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学生自己、家长、学校都非常关心的事情,我们组织大赛活动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起学生与软件企业之间沟通渠道,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就是大赛的承办单位之一,他们派工作人员参与大赛组织工作,在整个大赛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从大赛命题到辅导、培训,评审、到最后颁奖,请企业人士参加,引导学生按企业要求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我们在齐鲁软件园网站上开辟专栏,介绍学生的情况,让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了解参赛学生情况。另外也要向学生提供企业用人要求,组织参赛学生与企业对话等活动。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对学生和企业都有好处,我们力求把这件事情办好。
4. 什么样的学生报名参加大赛?
答: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是多元化的,而目前教育仍存在着一元化的倾向,现在人们习惯以考试成绩排名次定优劣。引导学生追求分数的高低,这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造成许多学生潜质得不到发挥,企业需要的一些能力得不到培养。当然考试还是需要的,因为参与大赛活动是要花费时间的,学生首先学好现有功课,在这一前提下,科学安排时间报名参加大赛。可以利用大学二、三年级这一段宝贵时间,做一件对自己一生都有意义事的事情(过去也有一些一年级学生报名参赛,也取得很好成绩)。山东大学邵斌同学说:“自己从大赛和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得到的收获真的是怎么说也说不尽,这中间有技术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尤其是那许多技术外的收获真的是没法用言语来表达和形容。这样的一个大赛给了许多同学以很大的收获和希望。参赛半年多的时间,我觉得是我大学三年多的时间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段时间,我从中不但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而且自己的心灵也不知有多少次被感动的浪花撞击。”
大学的二、三年级是一个特出的时间段,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在大学里学到了一些基础和专业知识,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从学生年龄上已经到了可以把握自己的时候。这个关键时期遇上举办的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参加大赛就像“爬山”,认准一个目标,和同学一起艰难攀登上去,克服当初没有想到的许多困难,经过顽强拼搏终于上到“山顶”。产生“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发现自己竟能爬的如此之“高”,自己是如此之“棒”,好像一个人从混沌到清醒,教育专家说这是“开窍”。这种变化可能从此会改变这个学生的人生轨迹。,当然这并不是在每个参赛学生身上都会发生的,但是从举办的三届大赛情况来看,在一些参赛学生在思想上确实发生了这种变化,这可以从大赛文集中读到。这就是大赛所要追求的。
5. 参赛活动与准备考研究生有矛盾怎么办?
答:在学校里许多大三学生想报考研究生,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毕业后准备就业,这些学生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大赛中,并争取做出优秀的成绩。并以参赛表现和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对就业是非常有益的。企业非常看重参赛这段经历,以往参赛获奖同学就业情况良好。
对考研的同学,确实存在时间上的矛盾,不过大赛结束之后离考研还有一个学期的准备时间,如果好好规划一下,时间还是够用的。考研还有个复试环节,如果有了参赛的经历,加上参赛有好的表现,这对复试录取是非常有利的,有位已被录取参赛同学说:导师所以录取我,百分之九十是看中我在大赛中做出了较好的软件作品。如果有些同学们还有一些疑问,可以主动与你们学校上届参赛学生请教。他们的经验对你们会有用的。但是,希望不要脚踏两支船,既然决定参赛了,就要充分的做好准备,拼它一把干出点样子来。过去曾经有的参赛学生因两者发生矛盾处理不好而中途退出,使的原来和他合作的一些同学也受到了影响。这是不好的。
6. 大赛报名为什么要交费?
答:我们对参赛的学生规定是要交报名费的。对参赛学生来说这是付出,由此而获得一次参加比赛的机会。正是因为有了付出才会珍惜这个机会。个人缴费有困难可以申请学校或系里的帮助,在申请时必然要给系里一个承诺,有个交待。不至于随便放弃,因为参赛的过程中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需要坚持再坚持,开始的付出对以后这种坚持是非常必要的。收取报名费也是对大赛经费的必要补充,从前三届大赛收费情况来看,参赛学生缴费额度这只占大赛花费的五分之一。
7. 软件大赛为什么要以团队形式报名?
答:软件设计大赛必须是团队形式参加。这符合软件产业的工作方式。团队由3—5人组成。大家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一旦工作起来就会发生分工与合作的矛盾,我们要求这种参赛形式就是有意“制造矛盾”。创造机遇。要同学们学会去解决矛盾方法。大赛中出现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学会如何去解决。这不是老师用道理可以说清楚的,大赛给同学们一个真正处理这些问题的机会。有矛盾自然会烦恼,这要有个正确心态来看待。接受这种烦恼,对每个队员都是一种锻炼。“散伙”是处理矛盾消极方法。散伙使力量削弱瓦解,甚至无法完成任务。对谁都不利,违背了参赛大目标。为了实现大目标而采取的协调、妥协才是正确方法,妥协带来某种程度烦恼,要学会接受它。团队是由不同特长的同学组成,设计时可以做到有效的整合,学会交流沟通、资源整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团队成员要学会不断总结,从中看到进步,要学会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8. 我想参赛遇到具体问题找谁解决?
答:这里提供几个解决问题的渠道。
A。找院或系里的辅导员。
B。济南计算机学会成立了一个下属的二级单位“济南大学生计算机协会”,由驻济院校派出理事成员组成,理事们都是学校里的院、系学生会干部,他们会协助大赛组委会组织学生参赛。(请查看理事名单和联系方式)
C。发电子邮件与大赛网站联系,qldxs@163.com.
由大赛组委会帮助协调解决。